《貨幣的教訓》:不唯書的經濟學故事書
我要首先引述這本文集的第6篇文章:“小結一下。全人類共用一個可靠的貨幣是值得追求的理想,但以固定匯率捆綁出一個理想的貨幣體系,卻是在經驗上沒有被驗證、在邏輯上也許永遠不可被驗證的烏托邦空想”(周其仁,2010年6月5日《固定匯率與浮動匯率之爭》)。在這篇文章里,作者態(tài)度鮮明地批評了蒙代爾的固定匯率政策建議,并解釋了弗里德曼提出浮動匯率政策建議的理由。
收到這本文集之后,我隨手翻閱便有了繼續(xù)閱讀的沖動。因為,周其仁以我熟悉的風格,寫了這一組他以往并不熟悉的“貨幣”文章。他的風格是什么?我借用陳云書贈朱镕基條幅的上聯(lián)來描述:“不唯書、不唯上、只唯實。”在中國經濟學界,周其仁是調查研究的高手并以此名世。熟悉中共黨史的讀者或許知道,抵制共產國際教條主義的中共領袖,不僅毛澤東,而且張國燾和張聞天,都特別重視政策制訂者調查研究的能力。即便如此,幾十年中國社會改革實踐,黨內調查研究的高手,仍屈指可數(shù)。由于上述觀察,以及我熟悉黨史,所以我特喜歡聽周其仁講故事。
多年前,我聽其仁講故事時,他這樣形容調查研究:你必須先把你的戶口轉到農民家里,否則,人家怎么可能告訴你家里那些婆媳吵架的事情呢?這讓我想到費孝通的類似描寫,對那些有志于社會調查的青年人,費老贈言:鄉(xiāng)村調查,最困難的是先要取得被調查者的信任。你必須先讓他們來一番徹底的調查,你才可能獲得調查他們的資格。費老和其仁描寫的調查研究工作,我認為是很難的。這不是走馬觀花,也不是走街串巷,這是要和普通百姓“打成一片”,不是短期,而是持之以恒,融入你的習慣,成為你的日常習慣,如此而來的心態(tài),才可能通過被調查者的檢驗。
從農村調查轉入城市調查,再轉入貨幣問題的調查研究,其仁風格不變。我從旁觀察,明白其中深意。社會科學的最高境界,如金岳霖所言,不僅要邏輯上說得通,而且要有一種“真正感”。后者,雖是一種感覺,但比前者更為寶貴。故而,金岳霖還說:假若兩者不能兼有,我寧可求其真??v觀以往兩百年,經濟學從古典到現(xiàn)代,尤其是二十世紀以來,數(shù)理傾向日漸強烈以致迷途不返。以數(shù)理方法講述經濟學的故事,好處在于“通”,危險在于偏離了“真”,注意,不是邏輯的真(那是金岳霖所說的“通”),而是感覺的真。熟悉數(shù)學原理的讀者或許懂得,邏輯上,我們可以建構無數(shù)自洽的,也就是“通”的體系。但與真實世界密切相關從而能引發(fā)我們真正感的體系,寥若晨星。與其沒有真正感,不如先找到它,然后于可通的無數(shù)陳述系統(tǒng)里,總可以更容易地建構一些符合真正感的通理。
怎樣的感覺就是“真正感”呢?要追究這一問題的解,我推測,讀者遲早會如胡塞爾的“心理學-現(xiàn)象學”研究那樣,陷入“本質還原”的泥沼。與其如此,我反而更愿意返回常識。王小波寫過他的姥姥憑借常識就明白“畝產萬斤”是不可信的,順帶著也就對《人民日報》的宣傳持了懷疑態(tài)度。我們社會科學家的調查研究,有這樣的真正感,足夠。
因為跨學科教育和行為金融學實驗教學的探索,近年來,我努力尋找最能引發(fā)實驗班學生的“真正感”的教材。貨幣銀行學的教材很多,也很新,我這里有的幾乎都是西方名家撰寫的最新版。不過,我唯獨喜歡易綱1999年寫的那本《貨幣銀行學》(至2006年已印刷了10次),讀來有中國經濟的真實感覺。這種感覺,我讀這本文集的第二部分《貨幣是怎樣煉成的》時,更為顯著。奧地利學派的領袖人物,如米塞斯,始終不承認貨幣是“中性”的。為什么?因為貨幣雖然長得一樣而且面值也一樣,但貨幣由誰控制,也就是由誰來支配貨幣可購買的經濟資源,卻可成就千差萬別的后果。如果“四萬億”人民幣不是交給政府和依附于政府的國有企業(yè),而是交給民營企業(yè)家,那么,今天中國經濟會是怎樣的情形?雖然,許多中國經濟學家仍相信凱恩斯主義。高鐵投資,或推而廣之,各地政府“面子工程”的各種投資,由官商勾結而來的腐敗活動造就的主要經濟后果,是賬面成本推動的物價上漲,不是以若干個百分點衡量,而是以若干倍虛假成本來衡量。如此迅速增加的賬面GDP對應的,是涉案官員和商人的非法(或“灰色”)收入。這些收入再轉換為他們的情婦在高檔商廈或海外的消費支出,從而我們有了“內需不振”的經濟病癥。在這樣的感受里,貨幣還是中性的嗎?
中國貨幣問題的核心,不是我們應發(fā)多少貨幣,而是誰最初能夠支配這些貨幣。
- 相關文章
-